What:我們要幹麼?

拯救海豚!很酷的標題吧?但是真的想拯救海豚,必須先對海豚所面對的問題、海豚本身、海洋、海岸、環境、海洋文化、台灣情況、污染問題有所瞭解。

透過把我們自己與參與者培養成「海豚救星」的過程,吸引輔大師生與社會大眾參與,推廣上述項目,讓我們和大家都能更認識海豚、海洋、台灣。

 

Why:幹麼幹麼?

為什麼要拯救海豚?說海豚聰明嘛,或說海豚可愛嘛…其實老實說,是情感上的原因比較多,因為我喜歡海豚。對於大眾,可以藉由成為「海豚救星」的過程中更認識海洋。

為什麼要認識海洋?地球上有70%的面積是海,而台灣更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國家,氣候、民生與經濟與海息息相關(八啦八啦…)

 

When:啥時幹麼?

自主學習活動期間是從九月到十二月十八號。但是拯救海豚是一輩子的工作。

 

Who:誰來幹麼?

計畫推廣人員:「輔大海豚救星」自主學習的計畫籌備執行者。

計畫志工:非自主學習計劃人員,但自願協助「輔大海豚救星」籌備或執行活動者。

講師:邀請相關領域有經驗者為我們來帶座談或是沙龍。

參與民眾:計畫推廣對象。輔大師生或是一般民眾。

 

Where:哪裡幹麼?

輔大校園內、全台海岸、海豚或海洋的相關研究機構

 

How:如何幹麼?

一、靜態學習:讀書會、討論會

二、互動推廣:邀請相關領域的講師或前輩,如中華鯨豚協會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志工、鯨豚專業的大學教授、實際進行擱淺救援的人員,招開座談、沙龍等分享與互動性質的活動。

三、生態旅行:坐而思不如起而行!淨灘、走海岸、實際救援協助、出海!

四、學術訪問:帶著心中的好奇與疑問,到各有關海豚與海洋的機構如中華鯨豚協會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、台南四草鯨豚搶救站、屏東海生館、花蓮海洋公園、海洋大學、海巡署等進行參訪。

五、籌備:工作依照每個人的時間、意願、專業領域分配。像是讀書會的話,張意可以主持「海豚與文學」或是「賞鯨船經驗」、騰畇可以走「海洋法、動保法與海豚」。

海豚回應叫一聲